2016年新春伊始,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習總書記視察藥企發表了“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的重要講話。
大年初七,開門第一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促進中醫藥發展、發揮傳統醫學優勢"。由此拉開了2016年中醫藥發展政策年的序幕。
一周后《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出臺;再一周后,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
在過去的半年里,高層領導頻繁喊話,地方政策層出不窮。進入下半年,國務院繼續重炮出擊。
從《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到史無前例高規格的聯合36部委的《中醫藥工作國務院部際聯席會制度》以及緊鑼密鼓審議中的《中國中醫藥法》(草案),無不彰顯著本屆政府發展中醫的強烈意愿和決心。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近代以來,中醫斷斷續續被打壓了一百多年,幾乎差點就消身匿跡了,到今天緣何又突然成了香餑餑?
國家要把中醫藥推向什么高度?中醫藥的未來又在何方呢?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回到問題的根源。國務院為何要密集出臺鼓勵扶持中醫的政策?這一系列政策背后的邏輯又是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坊間答案很多?!凹膊∽V變化,西醫發展遭遇瓶頸,而中醫治療慢性病有專長”、“中醫治未病優勢無可取代,健康中國必須大力發展中醫”、“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根,而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大載體,必須大力發展”、“中醫有深厚民間基礎,老百姓喜聞樂見”等等。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這些理由的確是事實,然而絕非根本。就算“習大大喜歡看中醫”也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制定政策的依據。真正讓國家下定決心大力發展中醫的,不外乎經濟驅動和政治驅動兩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持續高增長的衛生支出和日益加重的醫保收不抵支壓力,迫使國家必須積極應對。
事實上,從6年前布局的新醫改就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可惜收效平平。直到2013—2014年衛生支出和醫保壓力都到達一個高峰,多地醫保收不抵支。強大壓力下,2015年新醫改終于破冰。
由于近一百年來在西方經濟體系的運轉打磨下,整個西方醫學體系早已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由經濟導向的以賺錢為首要目標的治病救人產業。
從科研到臨床,從藥廠到醫院,金錢指揮著每一環節。于是診斷方式從聽診扣診漸漸演變必須依賴專有且更新換代周期超短的昂貴設備;那些療效可靠的低價藥漸漸絕跡江湖,其替代品價高而未必效果更好;藥品研發人員都默默遵守著一個潛規則,藥物的研發方向絕對不允許治愈,只能長期服藥控制病情。
就拿一個糖尿病來說,幾億患者每年支撐著全球數萬億美金的市場,如果真有可治愈藥物出現,恐怕都有足夠發起世界大戰的力量來將其抵制和消滅。
而更加關鍵的一點是,這一切與中國無關。國內再多的醫院,再多的藥企,也不過是拾人牙慧和替人打工賺點小錢。
中國一年3.5萬億的衛生支出和醫保虧空,大頭都是最終流向了國外,這讓政府如何不急?
對葛蘭素史克等國外巨頭的重罰,只是一個信號。新醫改的破冰、醫藥分家、鼓勵社會辦醫等等,或許可以緩解衛生支出的增速和醫保壓力,但是無法遏制根源。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下定決心,釜底抽薪,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
一方面,控制大醫院規模,推行醫藥分家,遏制醫院過度開藥,醫生收入不復從前,繼而取消事業編制,逼出一部分優秀醫師資源擁抱社會資金。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基層醫療,打擊莆田系為主的欺詐型醫院,逐步改善民辦醫院的社會形象,導出優良醫療資源,鼓勵社會辦醫,分流患者,緩解公共醫療壓力。
雙管齊下,短期見效想必很快,然而只能緩一時之急。想要一勞永逸,發展中醫就是最好的選擇。
其一、中醫治未病遠超現代所謂預防醫學。黃帝內經開篇就給中醫定了調,“病已成而藥之,譬如渴而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
可以說中醫學的精髓9成都是防病,而病了以后再吃藥,已然是“半生半死”不得已而為之的“末道”。當然這個說法太過理想化。自漢代以來,吃藥治病已經成中醫的主流。
但是,隨著國家的大力推廣,中醫診療和中醫文化的普及,哪怕發揮出百分之一的治未病功效,未來可能就是節約上萬億的公共衛生支出。小小的投入,賭一個大大的未來,這個帳,國家算的明白。
其二、中醫治病不會太貴??v然有害群之馬動輒開出數千上萬的藥方,但是比起西醫還是小巫見大巫。
筆者的一個親戚曾經因為晨起一只眼皮抬不起,去醫院被立即安排住院。檢查費先花掉一萬多后診斷結論是:病因不詳,要求繼續做深入檢查。于是,怒而出院,求中醫,十幾塊一盒補中益氣丸就搞定了,再沒犯過。
事后還要慶幸這大醫院有醫德,沒查出來還就沒給亂用藥。不然再用個上萬的特效藥,那里喊冤去?當然,這錢大頭是醫保出,但是藥用了,身體損害還不得自己扛。
西醫過度檢查和過度醫療,就是連國家也扛不過的毒瘤。而反觀中醫,大多數醫生開藥一副藥都是幾十塊錢上下,弄出幾百幾千的大夫就能上新聞了,想必也做不長。
過度醫療,在中醫行不通,過度檢查就更無從說起。當然也不可能讓中醫完全替代西醫,醫療事業的大頭還得靠西醫來撐起。
按照《綱要》的規劃,到2020年,中醫要占到30%,如果達到了這個目標,一年節約上萬億還是有可能的。而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中醫的療效。只要療效跟的上,解決目前的衛生事業困境可謂信手拈來。
而中醫的療效,需要從醫和藥兩方面下手,不可能一蹴而就。故而國家需要長線布局,在擴大醫生規模同時還要驅逐偽中醫,杜絕假藥次藥。明白了這些,就不難看清近一年所有新醫改政策和中醫藥政策的脈絡。
其次,中醫最適合用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形象。
自古以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就是瓷器、絲綢和茶葉,甚至中國和瓷器是同一個名詞,代表著國際上對當時中國領先世界的工藝水平的認可。
但是近代開始,中國的代名詞成了貧窮和落后;改革開放以來,又變成了廉價和低素質;這幾年,中國制造開始逐漸擺脫廉價,然而對外形象卻變成了土大款;直到最近,隨著微信和支付寶的崛起,以及便捷的快遞業和轟轟烈烈的O2O創業,中國的互聯網帶來生活便利終于也讓老外們目瞪口呆外加羨慕嫉妒恨起來,喊出了“硅谷創業需山寨中國互聯網模式了”。
然而依靠廉價人力和燒錢補貼的O2O,不可復制也難以持久,曇花一現的繁華也不可能由此就把中國形象變成互聯網科技引領者。
中國需要一個可以長期的、積極正面的、獨特的、有文化、有內涵、有經濟價值的國際形象,而這些中醫恰恰全部滿足。
況且,被公共醫療衛生支出困擾的又不僅僅是中國,就連歐美發達國家也一樣不堪重負,西醫這個貪婪的巨獸可不會對自己的家鄉就手下留情。
中國的醫療衛生支出不過占到GDP不到6%就已經捉襟見肘,美國醫療支出已經占到GDP的18%。光一個糖尿病一年的相關費用就超過全年美國軍費開支,山姆大叔也得省點錢用來造導彈不是?
事實上,全美現在有超過2萬家中醫針灸??圃\所,遠超中國。就連軍隊,針灸師都已經是連隊標配,這個多省錢?藥費都省了。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有162個國家有中醫藥以及其相關產品。使用中醫藥或天然藥物的人群超過40多億,占世界人口的70%左右,中醫已經具備了推向世界的條件。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年習總書記出國訪問,旁邊常常會有北中醫的徐校長,也常常有一項合作內容是中醫孔子學院(又名仲景學院,只是孔子他老人家聲名遠播四海,蠻胡皆知,仲景只好忍忍了)。
現在,全球已經有120多個國家,共1086所孔子學院在以中醫為載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隨著習總書記中醫外交而生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也有了遍布6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團體成員。
中醫在全世界的熱度,大有墻里開花墻外香之勢。而國家就是要推進這種效果,讓中國文化借力中醫傳遍世界,讓中醫成為持久的中國對外形象代名詞,繼而帶動中醫服務貿易,中醫藥出口,中醫藥養生旅游等等。
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層面的政策,其根本最終還是經濟訴求和政治訴求的驅動。中醫藥產業發展能帶來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足以讓國家下定決心來全力推動,至于國家要把中醫藥推到什么高度?那當然是越高越好,發展中醫藥產業,百利而無一害。
然而,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一系列布局國家能不能如愿以償,核心還要看中醫自身的實力。不管周邊有多熱鬧,不管文化底蘊多深厚,醫療的核心最終還是療效。
沒有療效,一切都是空中樓閣。西醫就是因為有確切的療效,所以才能肆無忌憚的掠財,老百姓就算心知肚明,也只能起早摸黑排著隊去挨宰。
做為中醫藥行業的從業者和這場盛宴的參與者,不要被政策各種利好的轟炸沖昏了頭腦。面對百年不遇的發展機會,更要把準脈,下對藥??辞鍑也季值姆较蚝兔}絡,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和方向。乘風而起,才能踏準節奏,緊隨十三五規劃的腳步,迅速做大做強。
平安中醫館專家介紹張振芳張振芳:主任醫師
張振芳,男,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出生于中醫世家,畢業于河北中醫學院,深造于上海中醫學院。1998年被衛生部中國保健國際促進會專家評審授予"中國特級名醫"榮譽稱號。共書寫專著論文二十余篇,多次獲得優秀論文證書。 行醫四十余年,憑借自身幾十年深厚的中醫功底運用中醫藥研制出多種化石排石治療腎病的良方,他研制的中藥盒劑“增液排石飲”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療效可靠,免除手術之苦;“通淋排石飲”治療腎及泌尿系結石;“降脂清血飲”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清熱化痰飲”治療病毒性感冒、支氣管炎、肺心??;“潤燥活血飲”治療牛皮癬及各類皮膚病,療效顯著,經過臨床應用反饋,證明其均有很好的效果。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稱其為“一代名醫”。有親戚朋友多年受病痛之苦的患者,趕快預約吧!
出診時間:每周三下午14:00
曲保霖:中醫醫師
簡介:自幼隨祖父習醫,后拜已故名醫孫潤齋之子為師。曾問道于李士懋、馮世倫等國內知名專家。能成功運用西醫和祖傳中醫治療各種“難治性疾病”。曲保霖大夫擅長治:糖尿病并發癥,各種心臟病、肝功能異常,療效很好;同時純中藥治療甲亢治愈率百分之90以上;甲減治愈率百分之70左右;治好多例從省二院轉來的心衰病人, 漿液性乳腺瘤治愈率百分之90以上,不用手術;針對腰椎管狹窄等腰部疾病效果明顯,并能改變各種生化指標異常。出診時間:每周四上午9:00-12:30(由于曲大夫病人較多,建議大家提前預約。)出診地點:平安中醫館
朱海龍:醫學碩士
中醫師、針灸師
畢業于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后師從普利禪寺百歲老人妙忠禪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首席專家邢鳳池教授學習禪門醫學、傳統中醫學、針灸及養生學。擅長經絡養生、運動養生、體質養生三位一體健康管理,主要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脈管炎、靜脈炎、萎縮性胃炎伴腸化、不典型增生、結腸炎、抑郁癥、失眠、更年期綜合癥、子宮腺肌癥等。出診時間:周一至周五14:00—22:00
王明申:中醫醫師
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第一屆風濕骨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北省中醫藥腫瘤學會第三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級“十一五”“十二五”計劃中藥治療耐藥肺癆研究者從事臨床工作40余年,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治療中醫內、外、婦、兒各科常見病。一、外科方面:治療各種瘡瘍病,二、內科方面:心腦血管病如:高血壓、心律失常、偏癱等,呼吸系統疾病如:氣管、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膿瘍等。三、婦科、男科疾?。涸陆洸徽{,白帶增多,盆腔積液,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出診時間:每周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平安健康家園三樓中醫館)
鄭希臣鄭希臣:醫師
國醫大師周信有嫡傳弟子平安健康家園特聘醫師河北邯鄲人,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中醫專業。先師從當地名醫張興銳學習中醫內科。后又拜邯鄲市十大名中醫張志英為師,治療中醫婦科。2012年有幸拜國醫大師周信有為師,研究肝病及消化系統疾病。臨證10余年。對中醫經典手不釋卷、潛心研習、博采眾長、勤于臨證,治療內科及外感疾病。出診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全天地址:平安健康家園三樓中醫館
咨詢電話:0311-67263636
下一篇:三人同行、0元做體檢,距結束僅剩5天!上一篇:堅持十二個養生習慣,健康每天!
同類茶效頻道
? 為什么酷夏養生銷煩暑要飲白茶? | ? 新會陳皮與老白茶的邂逅,碰撞出養生之妙 |
? 原來一杯茯茶的營養這么高! | ? 秋天喝茯茶,祛寒又祛濕! |
? 白茶這么甜,為什么還能降血糖? | ? 茶與治未病的關系 |
? 怎樣選茶、喝好茶,這篇選茶大全值得收藏! | ? 姜黃茶什么時候喝最好?女性喝姜黃茶的好處有哪 |
? 健康喝茶大全 | ? 常喝綠茶有什么好處? |